话说这位上过南审官微、金陵晚报和毕业晚会的大叔,到底是有什么魔力?
大叔名唤万金龙,没有来校之前,在江浦商场担任主厨,后因企业改制,来到学校润园食堂三楼做起了米线。干的是老本行,不改的是对食物的“较真”。因为这样的认真劲和口口相传,十年来在一届又一届的审娃中收粉无数。
那一年的金陵晚报是这样描述的:
大叔米线人气爆棚
南审的三大食堂如同三足鼎立一般确立了各自的地位,虽然食堂里有各种美味,但走在南审校园里问几位同学,有一样美食总能被同学提起,那就是传说中润园三楼的“大叔米线”。
网友“蔡杨江子”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《最爱南审——吃货记》的文章得到了极高的转发分享。其中她这样写道:“不能忘了常年人气爆棚的大叔米线。最初我们都爱酸菜鱼米线,每次都吃。后来一阵特别爱吃这家的水饺,和老五老大,把所有馅儿的都尝过了,觉得还是猪肉的不错。某年开始专注于鸡蛋炒米线,每次假期回来都能让我惦记着去吃一次……比较神奇的是至今没吃过他家的九鲜米线,可是江湖上一直有九鲜的传说……”
那一年的毕业生晚会,大叔登台,用标准的南京话承诺:“不管什么时候,只要你们回来,只要你们想吃,我还给你们做米线。”瞬间不知红了多少眼眶。
每一个毕业生,都有一个无法更替的南审味道,一旦触及,仿佛密码,记忆洪流便漫过心头。
其实“大叔”家除了九鲜米线外,炒米线、三鲜米线、冒菜和馄饨也都很受欢迎。
用心做事的人,总会吸引相同频率的人,也更容易被感知。正是这份对每一份美食的热情与投入,不仅换来“大叔米线”每日三百碗的销售量,也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。
取名“大叔米线”,是因为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“大叔”,这样的店名,似乎就说明了一切。
餐厨辛苦,“大叔”每天很早就要开始做一天的准备,然后一呆就是十多个小时,十年里的大部分时间,都是这样的节奏。
问他累吗?“大叔”直摇头:体力活,身体是累一点,但心里头不累。
“大叔”说,干了一辈子厨师,越来越觉得小火慢炖是种功夫,拿捏全在心上,有种说不上来的深意。
的确,起伏跌宕纵然快意,不如细水长流,方得始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