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审计大学总务处
李兆光:细心的采购员
作者: | 发布时间:2016-08-11

总务  报道 

    李兆光,采购员兼驾驶,1994年来校,从青年到壮年,一步步走来,像他自己说的:最好的时光留在南审,最好的记忆也是南审。

    做任何一项工作,老李有个难得的优点,特别细心,库管员是这样,采购员也一样。

    做库管员那会,除了库房账本,他随身还有一个小本子,上面详细记录着每笔入库物资的时间、经办人以及用途。数字不会说话,但文字可以帮助追本溯源,他就用这样的笨办法,把林林总总的物资,硬是梳理的清清楚楚。

    得益于这段工作经历,使他有了异于他人的,对各类物资良好的辨识能力,帮助他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采购员。

    采购员不是万能的,但再难办的采购任务,老李都有办法解决。很多维修零部件,由于产品更新淘汰快,不太容易找到配件,凭着对建材市场的熟悉和肯花功夫,他总能找到原版或者替代品,这些经验值没法速成,只有靠逐年逐月的积累。

    老李是少数参与过所有采购过程的采购员,包括食堂原材料、维修物资、超市百货、绿化生产资料、保洁用品以及各类杂品。

    上万人的校园,上千万的采购量。

    在没有自备车的那些日子,老李要和同事一起,早出晚归,寻找质优价廉的原材料,再跟货回到学校,联系申购部门一起验收、下货,都说采购员没有下班时间,在新校区建设、本科教学评估和每年的迎新期间更加突出。

    后来部门配了车,他又多了个身份——驾驶员,这么多年,他的行驶记录非常漂亮,安全零事故。

    采购员的质量鉴别能力、沟通能力、谈判技巧等都关系着能否高效完成采购任务,这一行,离不开先天条件,但更多的要靠个人努力。和供应商打交道时,老李总会提前做好功课,摸清市场行情,为学校争取最大利益,这样的计较背后是对工作的负责和担当,“不能让学校吃亏”,他认真地说。

    采购员岗位廉政风险大,根据总务委员会的安排,采供部采购员即将轮岗,老李也不例外,下个岗位,相信他依然细心,更为出色。